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票友之家,票友

查看: 865|回复: 0

一文读懂:电子票据对银行经营产生的诸多积极影响!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179

帖子

9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2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20-8-4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eetsh 于 2020-9-11 14:46 编辑

    电子商业汇票是出票人依托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数据电文形式制作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电子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类型,虽然与纸票相比,票面要素和票据行为实现了完全的电子化,但电子汇票与纸质票据在金融工具的属性上并没有区别,仍然是一种具备融资功能的远期支付结算工具,那么,电子票据对银行经营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且随小编一起往下阅读:

一、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方面:
1、促进票据市场扩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票据市场呈现不断扩容的趋势。市场壮大的同时,纸票市场长期饱受遗失、损坏、假票、克隆等问题的困扰,诸如此类的保管风险、传递风险、诈骗风险等,给银行和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隐患和安全成本。应运而生的电票业务将极大地提高企业支付结算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票据保管及管理成本,从而促进票据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从企业的角度看,电票的种种便利条件使其支付结算时将会更多地考虑采用电票结算,从而市场开票量显著增长,票源供给更加充沛。从银行资产配置的角度看,电子票据上线降低了票据业务交易成本和操作风险,提高了流动性,在信贷规模和风险资产控制的条件下增大了票据资产的操作空间,银行也更愿意配置票据资产,票据资产需求将有增无减。

2、电票期限由6个月延长至1年,票据融资对短期贷款产生替代作用
    长期以来,短期贷款一直是诸多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余额占比较高,若电票业务发展较快,对其资产结构将有一定的冲击。电子票据的期限由6个月延长至1年后,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而同时贴现利率水平显著低于一般贷款利率。目前6个月期和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4.86%和5.31%,而票据直贴平均利率低于4%,贴现利率水平整体上低于贷款利率。一方面,企业会更愿意利用延长到一年有效期的电票进行贴现融资,这样既可以满足一般流动资金缺口,又可以突破原来下浮10%的限制,进一步降低财务成本。另一方面,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银行不可避免会使用票据贴现尤其是较纸票更长期的电票作为营销的突破口,以安全、便利、低成本的优势争取客户。随着电票的推广普及,部分短期贷款将被票据融资所替代。

二、货币市场利率方面:
    从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来看,银行间市场中债券回购、同业拆借、票据转贴现等交易产品期限大多在6个月以内。随着6个月以上票据产品推出,市场利率有了真实交易的支撑,货币市场收益率曲线利率期限结构将更加完善。目前票据市场全年交易量超过20万亿元,其交易运作将大大丰富货币市场3个月至1年期的交易品种,为完善SHIBOR报价体系、形成完整的市场收益率曲线提供了重要的交易数据和交易品种的支持。同时,电子商业汇票将丰富人行公开市场操作手段,完善市场利率生成机制。在ECDS上线后,人民银行可通过票据买卖及时传导货币政策,对货币市场利率形成产生更大影响。

三、票据直贴市场方面:
1、票据直贴的跨区域竞争更加激烈
    纸票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市场具有一定的分割性,由于跨区域流通的交易成本和信用风险较高,企业大多选择在本地银行贴现,因此不同地区的票据市场往往在价格、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只有金额较大的银行间转贴现业务,才能实现票据的跨区域流转。电票上线之后,票据交易成本和风险大大降低,众多银行利用网上银行进入长三角、珠三角等票源丰富的地区,将使票源充足地区的直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随着电票逐步取代纸票业务,票据市场的地区分割将逐步消失,最终形成全国性的票据直贴市场。

2、信息更加透明,监管更加充分,直贴市场进一步规范
    由于电子票据系统中,票据流程中票据要素和行为都在人行系统中登记,监管部门可跟踪每个机构甚至每张票的动向,对直贴市场的监管更加便利。信用社、光票中介等机构虽然仍可通过系统接入行的网银终端进入电子票据市场,但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如果能解决跨区域贴现中贴现银行监管归属的问题,利用光票直贴开展恶意竞争的现象可能受到一定遏制,直贴市场将更加规范。

四、票据转贴市场方面:
1、全国性报价平台形成,转贴现交易更加频繁
    央行电子汇票系统中,未来将增加报价模块,各行可直接通过电票系统进行报价,进而提供全国统一的转贴现报价平台。

    转贴现交易报价将由依靠中国票据网和电话进行分散报价向集中电子化报价转变,从而解决了转贴市场一直以来缺乏规范报价平台的问题。此外,随着电子票普及推广,转贴市场交易成本和风险降低、信息更加透明、交易时间大大缩短,银行将更加积极地参与转贴市场,转贴现交易将更加频繁。

2、直贴与转贴之间的利差将进一步缩小
    电子汇票系统上线之后,转贴与直贴交易成本显著下降,尤其是转贴业务中差旅费用大大降低,票源丰富的银行很可能增加转出频率,转贴现市场供给显著增加。而资金富余的银行也将会更多地参与转贴现市场,目前由几家大行控制的转贴市场将变得参与主体更多、交易更活跃。同时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转出行可以接受在相对低的利差下实现票据的加速周转,直贴与转贴之间的利差很可能将逐步缩小。

五、票据产品创新方面:
1、回购式贴现业务
    回购式贴现作为新贴现业务品种,人行给予了明确界定,即企业在向银行贴现之后,可适时购回票据资产,利用闲置资金获得收益。这为大型企业特别是拥有结算中心、注重现金管理的企业提供了可能,银企的资金往来不再仅仅是单向运行。比如,企业利用长假期间回购赎回。

    同时,回购式交易(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中引入赎回开放期的交易方式设计,为未来票据市场创新预留了空间。比如,交易对手如果违约并不回购赎回,过了截止日,人行的登记中心将票据权利自动更改到原买入方,交易对手的风险大大减少,同时如果原合同选择为约定利息计算到期日的,那么连利息损失也没有。这一方式与目前有些银行与信用社的回购加买断很类似。

2、“票据库”业务
    “票据库”适用于区域性或全国性集团类客户,尤其是结算方式以商业票据为主的大宗生产型及流通型客户,具有安全程度好、办理效率高、处理功能强、服务方式多等特点。

    基于电子票据的票据库产品,可使客户将其自身以及下属单位持有的电子商业汇票快速高效地集中管理,增强其商业汇票的安全性,利用背书转让、贴现和质押开立新商业汇票等手段,促进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统筹安排,调剂现金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节省财务成本。





针对电子承兑汇票的诞生,商业银行应如何开展?
一起来了解:加快推进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的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承兑汇票贴现|Archiver|小黑屋|票据资讯| 承兑汇票 | 票友之家 ( 浙ICP备18018573号-1 )  

GMT+8, 2023-4-2 19:59 , Processed in 0.189540 second(s), 28 queries .

© 2020 杭州豆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