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票友之家,票友

查看: 893|回复: 0

银行票据业务有风险问题,做好防范是关键!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179

帖子

9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2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20-8-12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eetsh 于 2020-9-11 14:45 编辑

    随着电子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票据业务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票据业务的品种,还是票据业务的笔数和金额都逐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问题及风险也不断显现,风险防范任重道远。

一、银行票据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背离票据业务的服务宗旨,成为银行机构获利的重要手段,弱化风险的防范
在利益的驱动下,有的银行机构不注重风险的防范,盲目扩大票据融资规模。当银行信贷规模偏紧时,机构的信贷政策是优先支持公司信贷、贸易融资、个人信贷和小企业,票据业务系统也可能处于刚性锁定状态,贴现限额异常紧张,导致限额和票源在时间上错位,票据贴现业务经常处于有票源时没限额,有限额时没票源的尴尬境地,票据业务的风险增大。

(二)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不正当竞争愈演愈烈,导致票据业务发展难度攀升
随着竞争的加剧,银行在竞争手法上也花样翻新,一定程度上导致银行机构违规操作。由于票据总量增加很快,本地票据市场被分割后,有的金融机构把目光转向外地市场,风险控制难度增大。

(三)银行承兑汇票背后的贸易背景非常复杂,隐含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银行在审查中难以操作
如:经济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与实际付款日期往往不一致;贸易背景判断有一定的难,企业在异地办理承兑汇票或办理贴现,即使银行要求增值税***原件,企业也会采取同一份***多次使用的办法,但银行往往只是形式上要求有复印件,企业便可多次使用同一份增值税***。交易合同形式多样,银行很难区分这些合同的真假等。

二、银行票据融资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
(一)伪假票据风险
    伪假票据风险是票据贴现业务的首要风险。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伪假票据的仿真技术大大提高,假票风险极大,这就要求票据从业人员熟知所有防伪点,掌握新版票据鉴别技能,以防范假票风险,保障票据交易安全。

(二)票据托收风险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因素增加,经济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老板失踪”“高利贷崩盘”“资金链断裂”等焦点新闻事件不断增加。由多种因素导致票据托收延期收回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银行机构的政策性限制导致的市场风险
    有部分银行对转贴现业务可能存在歧视性规定,如对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和农合行等给予不同的转贴现规模、利率、准入等不同的政策,导致转贴现业务发展不均衡,甚至形成转贴现利率倒挂问题。

(四)道德风险和利用票据犯罪现象频率升高
    一是银行内部人员和企业勾结,盗取信息,内外呼应作案。二是外部犯罪分子针对票据业务,通过仿造、编造真实银行承兑汇票的手段日趋高科技化,利用票据作案的频率高发。

(五)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鉴别票据真伪的手段落后,客户提供的商品交易合同复印件和大额交易合同,工作人员仅能够审查收付款双方是否是商品交易合同当事人 ,签***据金额是否在商品交易合同约定金额内,对于印鉴,只能用肉眼去对比预留印鉴,没有专门的鉴别仪器,很难辨别真伪。银行对企业真实贸易背景和资金流的审查难度更大。

三、银行票据业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建章建制
    严格按照《票据法》及《支付结算办法》要求办理业务,进一步规范操作,制定《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管理办法》及《操作流程》,细化操作的各个环节,有效控制操作风险。

(二)严格审核
    严格审查贴现企业与其前手是否具有真实的贸易往来,要求企业提供可证明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合同及***,并对其合同要素是否齐全、合同交易内容与申请贴现企业经营范围是否一致、商品价格是否违反常规等方面进行审查,为进一步确认贸易往来的真实性。加强对企业资金流的审查,对资金用途跟踪监控,严禁自开自贴、滚动开票等行为,禁止贴现资金直接回流出票人账户,再次用于承兑保证金,形成承兑、贴现循环操作的行为。

(三)多管齐下
    一是通过人民银行大额系统对申请贴现的票据逐一向承兑行发送查询,并查看承兑行回复结果,确认票据必要记载事项无异议。二是采取电话查询或传真方式向承兑行确认,同时坚持查询不能替代审验的制度。三是防止出现克隆票及伪造票,利用专业鉴别仪器对票据真伪进行鉴别,查看票面要素是否有涂改痕迹、纹理是否清晰等,确认票据的真实性。

(四)强化内控
    严格执行出入库制度,由双人进行票据出库,主管领导审批,再由双人在监控下将票据等资料放入信封交给快递员。同时开通签收短信通知业务,随时得知承兑行是否已签收邮件。坚持岗位分设,将业务营销岗、业务审验岗、业务审批岗各自独立,有效防止个人“打通关”的问题。

(五)科技先导
    开发适应票据业务管理发展的信息系统,应用高科技手段防范票据业务风险,不断提高审票、验票、识假防诈技能和风险意识。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效率,防范和化解票据业务的风险。





一文读懂:什么是银行承兑汇票及18种不能收的承兑汇票!
浅谈票据持有者信用风险的四种表现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承兑汇票贴现|Archiver|小黑屋|票据资讯| 承兑汇票 | 票友之家 ( 浙ICP备18018573号-1 )  

GMT+8, 2023-4-2 20:42 , Processed in 0.152990 second(s), 28 queries .

© 2020 杭州豆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