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票友之家,票友

查看: 963|回复: 0

分享几点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的管理建议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179

帖子

9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2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20-8-14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eetsh 于 2020-9-11 14:44 编辑

    如果说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后,若中介介人不当,银行工作人员缺乏对风险的把控与防范意识,则会出现较大操作风险。票据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需要商业银行、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从业人士共同努力,改善票据市场环境。接下来,小编将分享几点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的管理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耐心阅读。

一、商业银行的应对举措
1、正确定位票据业务
    明确的票据业务定位对于票据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正确定位票据业务,必须坚持票据一、二级市场交易联动,通过票据信贷资产的转让,扩展服务实体经济的空间;回归业务本源,支持实体经济,抵制资金空转套利;不参与任何监管套利模式的交易,不充当任何机构的代理、过桥、通道;坚守公平交易原则进行票据资产运作;不与票据中介开展业务交易合作,仅仅作为信息载体来看待票据中介,严查票据资产来源。票据中介介绍的业务更要严格审核,严格按照流程管理的要求,缺一不可,业务创新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杜绝以监管套利为目的的“创新”。

2、注重票据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
    商业银行进行票据业务交易时必须将目光放远,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定位,避免追求短期利益、降低风险控制要求的交易行为。根据商业银行自身情况科学制定适度的票据业务发展规划,合理控制银票发展规模;坚持规范交易,自觉抵制不良中介、不合格交易对手,不充当过桥行、通道行等角色;加强行业自律,自觉维护票据市场正常交易秩序。加强银行从业人员合规意识,提高违反操作规范的处罚力度,对于不正当的竞争予以严厉打击;积极配合银监会与各大银行共同努力改善票据交易市场的环境。

3、中介参与业务的有效识别
    设置票据交易的市场化合理交易价格区间,进行中介参与的有效识别。根据市场价格及成交量情况,由总行每周设置标准,并下发分行,若发生价格波动较大的时期则根据实际情况每天设置价格的合理区间标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则需要人工进行重审,进行多重关注,以此来识别中介是否参与其中,有时候是由于交易对手的价格较为敏感,总行为了整体业务的考量而同意这个跨出合理区间的价格,那属于正常情况;若经过识别后发现是由于票据中介的因素导致的价格背离,则需要分支行根据不同的标准上娘总行进行审批,严格把关,防止操作风险及产生员工利益输送的道德风险。

4、前、中、后台严格分离,针对中介的全覆盖内控制度
    建立操作风险的检查机制,构建票据业务风险打分机制。在票据业务操作中,由总行牵头、分行上报的形式制定一个白名单,列明客户及同业的风险评分,有新客户时再不断添加完善,并将这些内容上传到数据库,方便同业共享资源。在处理业务时,除了按照正常有序的业务流程进行外,若出现打分较低的客户需进人二次风控评审。同时,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有效激励票据同业珍惜自己的信用,减少操作风险。

二、政府部门的规范管理
    成立票据行业规范,开放票据转贴现市场,让更多的非银行机构参与其中;引入广义信贷监管,促进中介在业务交易链条中的作用更具规范化,由政府进行全面主导,将中介定位为信息的提供者,而不是业务交易的主导者;将买人返售回购类票据转贴现业务纳人广义信贷管理,避免资金没有真正投人实体经济,而是进行了期限错配与利率置换赚取差价,出现资金空转的情况;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进行记账,杜绝利用会计科目将表内业务移到表外、调节信贷规模;鼓励风险举报,更大力度支持票交所这类统一交易平台。





关于持票人使用银行票据过程中风险防范的三项建议!
防范票据业务的经营风险,已成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承兑汇票贴现|Archiver|小黑屋|票据资讯| 承兑汇票 | 票友之家 ( 浙ICP备18018573号-1 )  

GMT+8, 2023-4-2 19:13 , Processed in 0.158500 second(s), 28 queries .

© 2020 杭州豆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