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票友之家,票友

查看: 1310|回复: 0

加强影子银行系统票据融资业务监管的治理策略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179

帖子

9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2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20-9-29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完善监管机制,把影子银行纳入整体性监管框架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并不是体现在衍生品和高杠杆率金融交易市场的业务中,而是产生于民间金融、银行表外业务,非正规的资产证券化,地下融资票据(本文指票据皆指承兑汇票),私募股权投资,期货配资,洗钱、虚拟货币(Q币)、网络借贷(P2P)等监管灰色地带。

    对于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重点应该是将其纳入监督和监管体系,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厘清银行理财区别于民间资本的本质属性,对民间借贷合法规范管理,整顿治理地下票据融资,打击票据掮客,加大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合规经营监管力度等。

    监管层仅限于对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监管有时会导致市场的非均衡性,监管需要提升到对市场的监管和金融工具交易的监管。银行承兑汇票开票的政策应适度放开,以制度要求金融机构管理好票据资金的使用环节和流向环节;重启资产证券化应让票据首先实现证券化,引入信托公司、货币市场基金、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社保基金、创业基金、产业基金、大型企业等市场投资主体,尽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市场,解决巨额银行承兑汇票的进口与出口等相关问题。

(二)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严格要求金融机构合规开展票据业务
    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货币政策出现大幅调整使得票据承兑市场与贴现市场发展不相匹配;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执行票据业务办理规定,杜绝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签发。

    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有部分带有很强的融资目的,大部分票据没有真实贸易背景和增值营业税务***。在银行资金规模紧张没有满足贴现时,这些票据便流入地下票据市场,只能在民间流通,加之“循环套开票据”(以贴现款存入存款形成承兑银行保证金,再次开出票据,再次贴现循环操作),即用这种连环操作杠杆使得票据融资额被乘数放大,“腾挪术”(用票据承兑或贴现业务替代信贷规模),以及“票商”利益驱动,脱票、光票、收票、贴现,监管部门根本无法统计和监管,在货币紧缩周期,银行贴现规模受到压缩,大量票据只能通过地下票据市场贴现,巨额资金在金融机构“体系外循环”不利于社会融资总量的监控,严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货币信贷政策执行产生了强烈冲击作用。各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境内外资银行、农村、城市商业银行务必按照票据业务相关操作指引严格进行票据审验。






银行承兑汇票成为影子银行投资对象的原因分析
以制度创新促进票据业务有序健康发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承兑汇票贴现|Archiver|小黑屋|票据资讯| 承兑汇票 | 票友之家 ( 浙ICP备18018573号-1 )  

GMT+8, 2023-4-2 20:10 , Processed in 0.145859 second(s), 28 queries .

© 2020 杭州豆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